
已成功落地,标志着建筑节能技术向智能化、精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项目由隧道股份上海能建实施,旨在通过AI控制逻辑进行节能改造,助力建筑能耗降低近30%。
建筑能耗现状与挑战建筑作为中国的“耗能大户”,全社会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耗源于此。其中,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更是普通住宅的数倍,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压力。业主在节能改造时往往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前期设备投资回收周期长,二是节能效果难以量化,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在此背景下,AI智慧节能管家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AI节能管家的核心优势这一“AI智慧节能管家”不仅具备24小时在线的监测和管理能力,还可以精细到每一个出风口、每一盏电灯及每一台电梯。根据试点数据,一栋高达30层的办公楼每年可节约用电量150万千瓦时,电费节省近100万元,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84吨,减少碳排放870吨。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AI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潜力。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创新AI技术的引入也为节能改造中的重要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EMC)提供了更高的实施效率。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业主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节能效果,实现三方共赢,包括社会、投资方与产权方。目前,相关模式已在上海市检测中心项目、上海城建国际大厦等多个大型办公楼宇和园区建筑中成功应用。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AI智慧节能管家”有望在更多建筑中落地,推动整个行业的节能转型。
未来展望与行业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AI节能管家的应用场景将愈加广泛,建筑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AI技术不仅能提升建筑的能源管理效率,还能助力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建筑运营模式。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建筑采用此类智能化管理系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你认为,AI技术将如何进一步改变建筑节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