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下午,海亮小学六年级二班的黑板上画着一颗跳动的“电子心”,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分工会组织的“电亮未来”科普课堂在此开讲。国家电网公司巾帼建功标兵、陇原青年英才杨佩佩带领学生们穿越电的产生、传输与使用三重时空,用趣味实验与快问快答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当屏幕上出现“中国第一盏电灯在上海点亮”的史料照片时,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原来电不是从插座里‘长’出来的!”一名男生恍然大悟。杨老师顺势抛出快问快答:“特高压输电的电压有多高?”后排女生脱口而出:“1000千伏!比闪电还厉害!”
动画片《电的旅程》将课堂推向高潮。画面中,甘肃戈壁的风电化作“绿色闪电”,沿着特高压“电力高铁”跨越山河。一张农光互补项目的照片——湛蓝的光伏板下,成片的枸杞苗正蓬勃生长。“他们不仅让荒漠‘发电’,还让绿洲‘生金’,用科技把西北的风和阳光变成点亮千家万户的‘绿色血液’。”孩子们指着“西电东送”地图,激动地说:“我懂了,这就像送快递,把我们西部的风和阳光打包成电,送到千家万户。”
抢答环节火花四溅。“家里的电压是多少?”“220伏!”“清洁能源有哪些?”孩子们的手臂如林而立,同时抢答“水力、风力、光伏”时,杨老师笑着补充:“还有西藏萨嘎变电站守护的‘云端电流’!”特制的徽章成了最抢手奖品,上面印着“国网绿色工程生命鸟巢”。
“我要用零花钱买手摇发电机!”“原来特高压是中国的超级工程!”放学铃响后,孩子们仍围着杨老师追问。班主任辛老师感慨:“这堂课把‘双碳’目标种进了童心,让孩子看到了绿色能源指向的那一片星辰大海。”一双双手中拿着的徽章,绿色的候鸟就像电力人的梦想展翅高飞。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将坚持以工会组织为纽带,充分发挥职工主体作用,通过文化引领、服务升级、责任践行,构建多维传播矩阵,推动电力文化深入基层、走进校园、服务社区,以文化软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美丽新兰州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