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清能)在韶关投资建设的大制氢项目顺利投运。该项目背靠韶钢松山钢铁基地,将钢厂副产气体低碳利用制氢,服务于钢厂氢能重卡清洁运输,不但刷新广东地区单体项目供氢规模,还进一步向社会提供大量氢能,为推动氢能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示范。
“氢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依托中国宝武的氢气资源、氢能应用场景、材料制造和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宝武清能从焦炉煤气制氢入手,逐步形成‘制、储、加、运’等氢能全产业链业务平台,并且拥有氢能充装母站、加氢站、氢能重卡运输等丰富的氢能应用场景。”宝武清能高级副总裁韩晶介绍说,氢能交通运输是氢能利用的先导领域。氢燃料电池安全性优于常规电池,而且在节能环保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以交通物流领域氢能利用为着力点,2020年5月,宝武清能积极协助宝武旗下物流平台引入全国首批“氢能源”半挂牵引整车。同年12月,全球一次性批量投入最大的氢能重卡商业化运营项目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投入运营。
为了保障氢能重卡的加氢需求,宝武清能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建成投用一座日加氢500公斤的加氢站,积累加氢站运营安全、性能、能耗等第一手数据,为后续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同时,对氢能重卡在生产、使用、回收、氢气制备、运输、加氢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定量分析,研究氢能重卡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为我国氢能应用于物流运输业实现低碳排放提供数据支撑,助力产业发展。
宝武清能在构建氢能生态产业链的征程上马不停蹄。2021年11月,宝武清能武汉白玉山加氢站竣工。这是宝武武汉地区首座集研发建设、市场培育、场景应用、科研示范于一体的三级标准化加氢站,有力支撑武汉市青山区建设全国氢能“制储运”创新引领区。
同月,宝武清能负责的韶关市首座加氢站——广东省韶钢产业园加氢站建成投运,一期项目能够满足韶钢氢能物流车辆的用氢需求;今年8月,广东宝氢大制氢项目投入运行,构建“制氢—储运氢—用氢”三个环节,形成氢生产流通产业链。
依托宝武在氢能资源禀赋、生态圈伙伴、制造业应用场景上的优势,宝武清能与中石油、林德、申龙客车、上汽集团等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携手中国航天811所成立氢能应用及氢储能联合研究实验室,与上汽捷氢等生态圈伙伴联合开展氢能研究,不断研发出新的低成本制氢路径,开发出新的氢能应用场景,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以贯通氢能全产业链的商业化示范为目标,全产业链发力推动行业集聚。
如果说“双碳”目标为氢能发展吹来东风,那么氢能则为宝武清能赋予更强战略价值。作为国内重要的氢气供应商,宝武清能具备4.5万吨社会化供氢能力,形成广东东山、湖北青山、安徽马鞍山、广东松山等多地氢能项目群,形成年产氢能力超4万吨、日加氢能力4000公斤的制氢、储氢、用氢综合能力。在韶钢,宝武清能知识产权的离网式绿电复合电解槽系统已投入使用,累计生产绿氢约46万Nm3。韩晶表示,未来在氢能利用产业链上,将协同生态圈伙伴,发挥相关技术能力,积极参与前沿技术研发,为低碳冶金提供氢能源强大支撑。
让氢气释放无限的“绿能”,让新能源点亮天空的洁净。宝武清能绘就的绿色能源产业蓝图正徐徐打开,为宝武“绿动未来”注入“氢”流。
欧盟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今年10月起部分试行,2026年正式实施。业内分析认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一旦实质性落地,将对我国钢铁产品竞争力形成严重挑战。韩晶介绍,业界寄予厚望的氢还原炼铁工艺是“零碳”突破性炼铁工艺,未来对绿氢需求巨大,由此,锁定绿色电力是宝武清能发展氢能的重要基础。
在太钢集团宝钢德盛轧线厂房屋顶上,一排排整齐的光伏电板“波光粼粼”。2022年5月,由宝武清能投资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这是福建省福州市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规划建设容量13.55兆瓦,年平均上网电量为1260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870吨,有助于宝钢德盛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绿电消纳比例,逐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转型。
太阳能光伏是能源清洁低碳化发展及能源转型的朝阳产业。钢铁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在“双碳”背景下,大力发展以“风光”为代表的绿电是节能降碳的重要路径。去年,韩晶从宝武集团能源环保部环保处处长转任宝武清能,深刻理解集团公司对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的高度重视,在绿色城市钢厂评价指标体系将清洁能源结构转型比例纳入其中,强有力地支持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宝武清能牢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这个战略基点,抢抓“双碳”机遇,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应上尽上、充分利用等原则,充分发挥自发自用的新能源消纳优势,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资源,围绕集团公司各区域内厂房屋顶、闲置土地开展新能源项目建设,做到应装尽装、应上尽上,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支撑钢铁主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宝武清能碳中和行动方案落地。
2021年,宝武清能新能源“自发绿电应上尽上”项目群纷纷上线kW的宝钢股份运行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12月,湛江钢铁2250热轧、4200厚板及1550冷轧厂房屋面光伏发电工程完成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6MW、年均发电量2801.28万KWh,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2912.84吨。
除厂房屋顶外,中国宝武“一基五元”各板块具有丰富的工业应用场景。宝武清能以此为契机,紧扣区域、基地、重点项目需求,深度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实践。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宝武清能开展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项目,一期风电规模达150MW,该项目充分利用三门峡市丰富的光照条件,为宝武铝业提供集分布式屋顶光伏、储能系统、直流照明及智慧化管控于一体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2022年12月,宝武铝业光伏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平均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1000万KWh、节约标煤3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800吨。该项目以增量配电网为载体配送电力,为验证规模绿电阻网和局域网安全稳定技术,探索电源端与负荷端有机融合的绿电直供模式蹚出了新路子。该项目投运后,宝武清能不仅能为宝武铝业直接提供绿电,还有望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具有竞争力的电价,吸引到三门峡当地其他工业用电大户,进而织就一张区域综合智慧服务网,有助于构建产业生态圈。
在山西省朔州市,为保障太钢集团实现“双碳”目标,打造“低碳—零碳工厂”,实施朔州150MW光伏项目,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协同配合优势,统一调度风电、光伏、储能(物理储能+电储能)系统,每年可为太钢铬铁工厂提供2.7亿KWh清洁电力,在钢铁及大工业负荷基地绿电供应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和典型示范意义。
在西藏扎布耶,宝武清能为扎布耶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配套建设“光热+光伏+储能”能源系统,为碳酸锂项目供绿电和蒸汽,保障生产需求。作为集源网荷储、集中式光电热储、高原孤网于一体的具有世界难度的项目,每年可提供2.3亿KWh清洁电力,蒸汽25万吨。该项目通过集成500kW固定光伏发电和100kWh固定储能系统,实现光储结合供能,有效弥补了光伏固有的波动性局限,进一步提高了绿色能源稳定保障能力。另一项关于“退役电池规范化检测及工厂环境梯次利用”的上海市科委研究项目,利用总电量达1500KWh的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以梯次利用的方式进行削峰填谷,既能够节省园区电费,又能为运维管理、方案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经验依据。
宝武清能积极践行“双碳”战略,致力于绿色清洁电力的开发利用。宝武集团内分布式光伏1GW应上尽上;集中式光伏8GW已布局新疆巴州、山西朔州、湖北宜昌、江西上饶、内蒙古呼和浩特;集中式风电4GW,已布局河南三门峡陆上风电、浙江舟山海上风电等。
在新疆,宝武清能携手八钢创建百平方公里级清洁能源产业新高地,积极参与中国宝武富氢碳循环高炉工艺路线研究,努力实现绿色、低碳的炼铁新工艺,持续推进巴州钢铁光伏发电制氢和南疆钢铁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同时,立足宝武钢铁基地绿电需求,大力开展国网、南网跨省电力交易,绿电交易服务50亿KWh/年。在宝武集团范围内,3年来新能源累计投资近2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均贡献绿电约5.5亿KWh,折合减排二氧化碳约43万吨。
经过几年的发展,宝武清能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服务商,年均发电超60亿KWh,新能源业务遍布全国17个地区,3年内屋顶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GW。
宝武清能已明确将氢能与风光新能源作为高科技战略的关键发力点之一,努力将风光新能源、氢能培育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快创新人才储备,紧抓机遇在氢能、风光新能源、空气分离、天然气、碳资产五大方向,绿电制氢、新能源分布式场景应用、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等“十大领域”大力发展新技术。成立3年以来,宝武清能累计研发投入两亿元,申请专利359件,授权专利277件。
韩晶介绍说,宝武清能在氢能生产、氢气输送、氢气应用等方面3个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委资助,其中“高温固体氧化物”和“固体储氢”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委2021年度“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项目”第一批资助。完成“高海拔高寒地区光储科研示范站”等项目的研究并结题,推进“扎布耶碳源网荷储控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立宝武清能技术中心,建设“氢能应用及氢储能联合研究实验室”、宝武光合制氢联合实验室,并成立院士顾问团队。韩晶表示,近期,正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国家“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构建可再生能源电、热、氢多联产系统,服务氢能钢铁冶金创新。
中国宝武将集团公司的碳资产管理职能交付宝武清能,让宝武清能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宝武清能立足工业企业的产业属性,全方位开展碳资产经营管理、运营管理服务,面向多场景构建模型,以智慧化专业手段打造碳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力求碳资产保值增值与风险规避,让每一份碳资产凸显其价值。
作为清洁能源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结合中国宝武长远、低碳战略经营方向,宝武清能快速行动,摸清集团碳家底,加强碳资产量化管理,开展碳核算咨询、碳减排开发、碳交易履约、碳投资金融、碳研究智库、碳培训认证等六大方面的业务服务。宝武清能主动承担集团碳资产经营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2022年完成中国宝武碳资产管理平台一期项目建设。作为曾经在集团总部参与该平台项目的策划者,韩晶表示,碳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是中国宝武数智化规划中“跨产业”的重要系统,是中国宝武碳中和数智化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碳中和技术创新工程的重点任务项目。目前,宝武清能已迅速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双碳”业务标准建设,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对碳资产、碳达峰与碳中和进程的统一管理。
宝武清能作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股权管理单位,参与多轮全国碳排放市场进展沟通,与上海环交所等就碳中和目标下企业发展路径、碳核算、碳减排、试点交易等保持密切协同。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加入碳中和行动联盟,不断完善中国宝武碳资产管理模式,同时组建专门机构碳资产经营管理中心,为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做好准备。
绿色是中国宝武的战略基色。在成为全球钢铁及先进材料业引领者和世界一流伟大企业的征程中,宝武把“绿色”作为“绿色、精品、智慧”三大发展战略之首,“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宝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宝武清能未来将以“碳”为根本、氢为核心、电为驱动,深化电氢碳氧耦合,助推氢冶金和电气化工艺变革,为钢铁主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5A级清洁能源专业化服务,确保绿色能源能够用得到、用得够、用得起、用得久、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