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和台湾发电装机构成, % 电力总 装机 火力发电 水力发 电 核电 风电 光伏 其他
●能源资源总量少、人均低:大陆能源资源总量约为世界能源资源总量的 10%,人均资源量为世界平均值的40%,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开 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其中煤炭的储采比
地点:河北省张家口,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 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和智能输电“四位一 体”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发展成中国试验各种新 能源发电技术和并网技术的基地。 规划装机:风电500MW、光伏100MW以及储能 110MW。 第一期工程:风电100MW、光伏40MW和储能20MW, 投资33亿元,2011.12.25月投运。
一.全社会大力节约能源和资源,顶层规划设计好化石能源消耗的 “天花板”,不得突破。
2013.1.23日国务院公布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 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准煤,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到 2015年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以内。而2012年煤炭产量36.6亿吨, 即未来三年新增2.4亿吨,平均每年煤炭产量增长2%,保证经济、社会 发展;
⑵外送输电通道: ① 750kV与西北电网相连——新建750千伏变电站 3座、750千伏输电线座、输电线千伏线亿元。 满足酒 泉风电一期工程需要 ② 将建设直流800kV(甘肃酒泉-湖南株洲),满 足酒泉风电二期工程需要。
对九大千万千瓦级风电 基地(“风电三峡”)采用 特高电输电技术,实施远距 离(800-1500公里)外送, 用坚强的智能电网,确保大 规模风电的安全上网、经济 输送,实现“电力高速公 路”远距离输送大规模清洁 能源的格局。
1.大力发展超超临界参数大型煤电机组: 2012年全国火电机组年运行平均供电煤耗 326gce/(kWh),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平 均供电煤耗290.21gce/(kWh); 2.积极发展超超临界参数的流化床发电 3.发展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发电技术:以煤为燃料/原料,实现电力、化工、热 能、煤气和铝、钒、镓等贵金属的多联产; 4.因地制宜地努力发展高效节水发电:2011年全国火电厂单位发电量耗水指标 2.34m3/s.GW;节水发电机组降至0.04 m3/s.GW; 5.积极发展热电(冷)联产:十二五期间,新增热电(冷)联产70GW;到2020年,热 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40GW,占同期全国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8%; 6.继续推进“上大压小”: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中小凝气煤电20GW; 7.优先发展低热值煤炭(煤矸石、煤泥等)综合利用发电:十二五期间新增50GW; 8.在目前高温材料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和应用初参数为600℃/610-620℃/610-620℃、 单机容量为1000MW级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 9.700℃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研究计划:开发700℃机组耐热合金材料,对700℃机 组的关键部件进行试验验证,开发700℃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建设700℃ 超超临界机组示范工程; 10.开发并推广燃煤发电与太阳能等复合发电技术:比传统燃煤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 标准煤耗率降低12.1gce/(kWh)(湿冷机组)及11.3 gce/(kWh)(空冷机组)
●2005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00MW ● 2010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44734MW,全球第一。 ● 2012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75324MW, 并网风电机 组 60830MW,为2005年的65倍,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 一 ●制定完成了九个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规划。
註:再生能源2,449千瓩含慣常水力 1,977千瓩、風力471千瓩、 太陽能0.5千瓩
能源结构:长期以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化石能源93%,其中煤炭70%) 电源结构:火力发电主导,用煤占一半以上 解决途径: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努力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必须改变消费方式,健康生活,合理能源消费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成功实践:2009年1月晋东南-荆门 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至今 安全运行, 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世界上电 压等级最高的云南-广东± 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和向
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方针,在建设千万千瓦级世界级 规模风电基地——“风电三峡”的同时,部署建设输电大通道—— “空中电力高速公路” 。
●以甘肃省酒泉风电基地为例: ⑴风电基地:国家规划“十一五”末累计风电装机516万千瓦;“十 二五”末累计装机1271万千瓦,2020年酒泉累计风电装机将达2000 万千瓦。
燃煤排放 国家能源 局(全大 50-60 陆) 中科院 (京津冀 34 地区) 中科院 (北京地 19 区) 机动车排 工业排放 外来输入 扬尘 放 20-30 10-20 餐饮排放
●本世纪前五十年,一次能源仍将以高碳能源---煤炭为主。 ●能源利用效率低:大陆GDP占世界总量7.1%,但是能源消费占世界能源总量
●排放污染严重:煤炭消费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的48.2%;2012年CO2(占世界 1/4)和SO2(2011年燃煤1906/总计2217万吨)排放占世界第一。2013年 初,中东部雾霾严重。北京、天津等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 北京城区PM.5一度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不到200米 -化石燃料过快增长和过度消耗之“过” ?!
2010 可再生能源替代量,亿tce 2.9 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 10 可再生能源地位 补充能 源
●以化石能源消耗“天花板”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电能在全社会终端能源中比例:电能占终端能源比例上升一个百分点, GDP 单位能耗下降4%;
二.更大力度推进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把煤炭为 代表化石能源的能源和资源双功能用好。 从2010年到2050年的40
年间,大陆消费煤炭总量约为1100亿tce (约1500亿t),其中发电用煤 总量约700亿tce (990亿t, 占煤炭消费总量的64%)。
三.以成为主导能源为目标,更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把以核能、 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为代表的绿色能源的潜力用尽。 用好“今天的太阳”,节约“昨日的阳光” 四.大陆13亿人都能用上清洁、方便和廉价的电,并与台湾电网联网。
2.能源安全工程: ●顶层设定化石能源消费天花板: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40亿tce,用电量6.16万亿 kWh,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以内;煤炭生产科学产能,达到25亿吨; ●大力开发非常规天然气: 2015年,页岩气和煤层气商品量分别达到200亿和65亿 m3 ●加强能源储备,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2015年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内); ●以非粮液体燃料(乙醇、丁醇和生物柴油)为重点,加快发展非粮的生物质液体 燃料; 3.“零雾霾”工程:环境约束硬指标、 生态文明红线%, ●每kWh煤电SO2排放由2005年的6.4g/(kWh)下降到2011年的2.3g/(kWh),进一步下 降到1.5克/kWh;每kWh煤电NOx排放下降到1.5克/kWh; ●能源开发利用产生的PM2.5排放强度下降30%以上;
類 別 裝置容量 (千瓩) 装机構成 比/发电量 (%) 較上年增 加率(%)
●发展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等), 2015年形成50万辆充电基础 设施体系
节煤炭、增油气、发展新能源。以成为主导能源为目标,更大 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以规模替代为目标,更积极发展 多元化的核能利用;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 应;输煤输电并举,提高输电比重。